


序
2009年新版改革后的HSK考试,由过去以考汉语知识水平为主,转为重点评价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仅在考试理念上有了重大突破,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各国汉语教学的实际。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其评价结果被广泛应用于汉语言能力的认定和作为升学、就业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提升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的水平和品牌,有必要建立一套循序渐进、贯穿教学、实用高效的汉语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此次经国家汉办授权,由北京语言大学(CII)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开发的《HSK标准教程》,将HSK真题作为基本素材,以自成曲顾的风格、亲切熟悉的语调、科学严谨的课程设计,真实了与HSK考试内容、形式及等级水平的全方位对接,是一套充分体现着教考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理念的教材。很高兴《HSK标准教程》推荐给各国孔子学院,相信定会对其它汉语教学机构和广大汉语学习者有有裨益。
感谢编写组同仁们勇于开拓的工作!
[Chữ ký]
译 琳
孔子学院总部 总干事
中国国家汉办 主 任
Giáo trình chuẩn HSK 1
Nhà xuất bản Đại học Ngôn ngữ Bắc Kinh Giáo trình chuẩn HSK Trung Quốc © 2015-2020.
Công ty TNHH Tri Thức Việt giữ bản quyền bản dịch Tiếng Việt © 2020.
Ấn bản này được xuất bản tại Việt Nam, theo hợp đồng chuyển nhượng bản quyền giữa Nhà xuất bản Đại học Ngôn ngữ Bắc Kinh và Công ty TNHH Công nghệ giáo dục Hán Khẩu Quốc tế Bắc Kinh (Hanban) và Công ty TNHH Tri Thức Việt.
Không nhận phân nạo trong sách này được phép sao chép, lưu trữ, đưa vào hệ thống truy cập hoặc truyền tải bất kỳ hình thức nào – dù bằng điện tử, ghi âm, sao chụp, thu hình, phát tán qua mạng hoặc bất cứ hình thức nào khác – khi chưa có sự cho phép bằng văn bản của chủ bản quyền.
前言
自2009年国家汉办推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以来,HSK考生急剧增多。2012年全 球HSK考生人数达到31万人,2013年第一季度已达7万人左右。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不断壮大、海外孔子学院的不断增加,可以预计未来参加HSK考试的人员会越来越。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汉语,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全方位地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在HSK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一直是我们的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编写一套以HSK大纲为纲,体现“考试结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的新型汉语系列教材应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在国家汉办考试处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多年的汉语教学经验和对汉语水平考试的研究心得,研发了这套新题的教材系列教材《HSK标准教程》(系列以下简称“教程”)。
一、编写理念
进入21世纪,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已经_极为后方法时。以人为本,强调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交际法、任务型语言教学、主题式教学成为教学的主流。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_力成为教学的总目标。在这样一-总理念的指导下,“教程”编写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结合”的前提是为学生的考试服务,但是仅仅为了考试就会走到路的子上去,这不是我们偏离的初衷。如何在为考试服务的道路下重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是本套教材的特色之-。以HSK一、二级为例,这两级的考试只涉及听力和阅读,不涉及说和写,但是是在教材中我们从一级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和词汇的学习和练习,并且吸收听说法和认知法的精采。深文以“情景+对话+图片”为主,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练习重在训练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的能力,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 融入交际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理念
交际法强调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和语境的作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和_在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中的_学习语言,两种教学法都强调语言的真实情境的_设置,以及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HSK考试不是以某一-本教材为依据进行的点绩测试,而是依据汉语水平考试大纲_规定的,来考查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测试。能力。不能像以往教材那样,以语言点为核心进行复习二三_式的重复和_,这样就不应对考试涉及的方方面面_的内容,因此我们在保证词语和语法点不_偏_的前提下,采取变换情境的方式,让学习者体会_在不同情境下的_语言_的运用,在模拟和真实_体验中学习和_习双语。
序
2009年新版改革后的HSK考试,由过去以考汉语知识水平为主,转为重点评价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仅在考试理念上有了重大突破,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各国汉语教学的实际。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其评价结果被广泛应用于汉语言能力的认定和作为升学、就业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提升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的水平和品牌,有必要建立一套循序渐进、贯穿教学、实用高效的汉语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此次经国家汉办授权,由北京语言大学(CII)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开发的《HSK标准教程》,将HSK真题作为基本素材,以自成曲顾的风格、亲切熟悉的语调、科学严谨的课程设计,真实了与HSK考试内容、形式及等级水平的全方位对接,是一套充分体现着教考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理念的教材。很高兴《HSK标准教程》推荐给各国孔子学院,相信定会对其它汉语教学机构和广大汉语学习者有有裨益。
感谢编写组同仁们勇于开拓的工作!
[Chữ ký]
译 琳
孔子学院总部 总干事
中国国家汉办 主任
前言
自2009年国家汉办推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以来,HSK考生急剧增多。2012年全球HSK考生人数达到31万人,2013年第一季度已达7万人左右。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不断壮大、海外孔子学院的不断增加,可以预计未来参加HSK考试的人员会越来越。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汉语,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全方位地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在HSK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一直是我们的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编写一套以HSK大纲为纲,体现“考试结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的新型汉语系列教材应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在国家汉办考试处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多年的汉语教学经验和对汉语水平考试的研究心得,研发了这套新题的教材系列教材《HSK标准教程》(系列以下简称“教程”)。
一、编写理念
进入21世纪,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已经_极为后方法时。以人为本,强调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交际法、任务型语言教学、主题式教学成为教学的主流。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_力成为教学的总目标。在这样一-总理念的指导下,“教程”编写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结合”的前提是为学生的考试服务,但是仅仅为了考试就会走到路的子上去,这不是我们偏离的初衷。如何在为考试服务的道路下重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是本套教材的特色之-。以HSK一、二级为例,这两级的考试只涉及听力和阅读,不涉及说和写,但是是在教材中我们从一级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和词汇的学习和练习,并且吸收听说法和认知法的精采。深文以“情景+对话+图片”为主,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练习重在训练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的能力,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 融入交际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理念
交际法强调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和语境的作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和_在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中的_学习语言,两种教学法都强调语言的真实情境的_设置,以及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HSK考试不是以某一-本教材为依据进行的点绩测试,而是依据汉语水平考试大纲_规定的,来考查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测试。能力。不能像以往教材那样,以语言点为核心进行复习二三_式的重复和_,这样就不应对考试涉及的方方面面_的内容,因此我们在保证词语和语法点不_偏_的前提下,采取变换情境的方式,让学习者体会_在不同情境下的_语言_的运用,在模拟和真实_体验中学习和_习双语。
3. 体现了主题式教学的理念
主题式教学是以为载体,以文本为阅读,一本学科的内涵为主体所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它强调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般来说,一个主题确定后,通过接触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多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如学生对新内容的内化和理解,进而深入揭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为了联系学生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从四级分级开始以主题引领,每个主题下又分为若干小主题,主题之间互相联系形成有机组织知识网络,使之牢固地掌握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不易遗忘。
二、“教程”的特色
- 以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为依据,遵循编写“教程”
汉语水平考试(HSK)共分六个等级。所谓“教程”教学人员仔细研读了“大纲”和出题指南,并对真题的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真题统计结果出现的词毎个词汇的重点、难点、语言点、话题、功能、场景等,在遵循HSK大纲词汇要求的基础下,系统设计了各级别的范围、课时等,具体安排如下:
| 教材分册 | 数学 | 词汇量(词) | 教学时数(学时) |
| 教程1 | HSK(一级) | 150 | 30-34 |
| 教程2 | HSK(二级) | 300 | 30-36 |
| 教程3 | HSK(三级) | 600 | 35-40 |
| 教程4(上/下) | HSK(四级) | 1200 | 75-80 |
| 教程5(上/下) | HSK(五级) | 2500 | 170-180 |
| 教程6(上/下) | HSK(六级) | 5000 及以上 | 170-180 |
| 总计:9册 | 5000 以上 | 510-550 |
这种设计遵循汉语国际教育的理念,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海内外教学机构可根据教学安排建议来设计每册书完成的周期。比如,一级的《教程1》规定用34学时完成,如果因为周课时是8课时的数,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学完;在海外就一周是4课时的数,教学需要两 个月的学习时间能学完。以此类推。一般来说,学完《教程1》就能通过一级考试,同时学完《教程2》就能通过二级考试,等等。
2. 每册教材配有练习,练习册中练习的形与HSK题型吻合
为使学习者适应HSK考试的考试题型,教材的各级练习题的题型均与HSK考试题型相符,从练习的顺序排列的结构等都与考试题型考卷上的的题型相仿,因此我们在此保证词语和语法点不偏离的前提下,采取变换情境的方式,让学习者体会在不同情境下的语言的运用,在模拟和真实的体验中学习和复习双语。
3. 单独设置交际练习,紧密结合HSK口试内容
在HSK考试中,口试独立于笔试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程中,每一课都提供交际练习,包括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为学习者参加口试提供保障。
本套教材在策划和研发过程中得到了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和汉考国际(CTI)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是全体编者与出版社总编、编辑和汉办考试处、汉考国际命题研究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人代表编写组对以上机构和各位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希望使用本教程的师生,能够毫无保留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完善,使其成为教师好教、学生好学、教学好用的好教程。
姜羽菲
本册说明
《HSK标准教程1》适合未系统学习过汉语的零起点学习者以及准备参加HSK(一级)考试的汉语学习者使用。
一、全书共15课,除第1课、第2课以语音为主外,从第3课开始每课围绕一个主题,分3个场景,每个场景12个话轮安排对话,每课1015个生词,34个语言点注阐。一级教程编写严格遵循HSK(一级)大纲规定的150词,本册教程只有10个超纲词(在书中用“*”标识),而且这些超纲词都是二、三级词语。每课建议授课时间为23学时。
二、第1课、第2课是语音学习的入门阶段,系统介绍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语音基本知识,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全面了解并掌握汉语的基本语音前貌,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因此发音示范、正音、纠音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书语音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语音,力求使学习者在入门阶段就把音和义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兴趣。本部分除了语音知识的介绍以外,课文部分还给出了打招呼、告别、致谢、道歉等常用的简短表达方式,教学时建议把语音练习和交际练习结合起来。
三、第3课到第15课每课设置课热身、课文(含生词)、注释、练习、拼音、汉字、运用七个部分;每5课设置一个文化板块,以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为主。
- 热身。热身部分主要使用图片进行本课重点词语、短语的导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习者对热身部分内容提前预习,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课上教师在使用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时方法可不拘一格,目的是以直观的形式帮助学习者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 课文。每课课文包含三个不同的情景,每个情景有1~2个话轮。与传统教材针对一段内容反复操练重点句型和生词的形式不同,本教材以大纲中的词语为重点,将词语与HSK(一级)考试真题包编入课文对话中,并在不同情景下进行复现。这样的设计既能帮助学习者熟悉语言真实的 使用环境,又能引发学习者适应快速的情景转换,为HSK(一级)考试中的听力和阅读部分打好基础。
- 注释。本教程强调语法的语言点讲解采用注释的方式,多用表格形式展示,力求简洁!清晰、易于易懂。每个语法项目的解释只涉及本课课文中的用法,并从难到难配例句,其中发音
色的例句为该语言点在课文中 的原句。采用注释的方式处理语言点,一方面希望减少零起点汉
语学习者的学习压力和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也贯穿了本教材以练代讲、多练少讲的原则。 - 练习。练习环节安排在每课语言点注释之后。练习的内容为本课新学的语言点和重点
词语,目的是使当天学习的内容得到及时强化,并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练习
形式主要有问答题、图片描述、完成句子等,这些练习形式也与HSK初级口语考试试题相
吻合。 - 拼音。语音部分第3课到第5课主要介绍每、每重点和难点的发音解析,教学时建议
以语音训练为主,不必须逐词讲解词义,学习者能够掌握正确的发音即可。第6课到第15课主要介绍
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以及含有轻声音节词的声调调配,其中,双音节声调的调配器
是教学重点。双音节词语声调模式全部始出了一个标准词并配图片作为学习者模仿记忆的
范本,力求使之成为以后其他同语声调模式的参考范例。 - 汉字。汉字教学内容分为17个笔画,6个笔顺,7个汉字结构,52个独体字和18个偏旁。
体教学贯穿汉字教学的始终,通过对前三级的600个词进行统计,选出其中最常用、构字能力
最强的52个独体字进入一级教学中。第1课到第6课介绍基本笔画,从第7课开始进行偏旁教学,
每课介绍两个易学、常见、构字能力强的偏旁,并给出了两个例字。一级汉字主要进行认读的训
练,只对17个基本笔画和52个独体字有书写要求。 - 运用。一级主要设计有互动性强的双人活动和交际性强的分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汉语
综合运用能力。 - 文化。一级共安排三个文化点,分为在第5课、第10课和第15课。针对本级别学习者
所选取的文化点主要是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的交际性文化。三个文化点分别为:中国人对年龄询
问方法,中国人姓名的拼点,中国人经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建议教师结合该部分的图片和内
容,引入一些中国文化的探讨和交流内容,可以用来媒介语。
以上是对本教材课本使用方法的一些说明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您可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使用本教材。对于零起点汉语言学习来说,这是他们学习汉语的入门教材。我们希望打破
汉语很难的印象,让学习者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得高效。学完本书,可以通过HSK相应
级别的考试来检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希望本教材可以帮助每位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道路上开
辟好并走得更远。
练习采用比较直观的方式,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可以在课文讲解之后使用,也可以在语法解释之后使用,更可以在本课小结时用来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 拼音。语音部分第3到第5课主要介绍声母、韵母重点和难点的发音解析,教学时建议以语音训练为主,不必逐词讲解词义,学习者能够掌握正确的发音即可。第6课到第15课主要介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语以及含有轻声音节词语的声调搭配,其中,双音节词的声调搭配是教学重点。每个双音节词语声调模式都给出了一个标准词并配图片作为学习者模仿记忆的范本,力求使之成为以后其他词语声调模式的参考范例。
- 汉字。汉字教学内容分为17个笔画,6个笔顺,7个汉字结构,52个独体字和18个偏旁。独体教学贯穿汉字教学的始终,通过对前三级的600个词进行统计,选出其中最常用、构字能力最强的52个独体字进入一级教学中。第1课到第6课介绍基本笔画,从第7课开始进行偏旁教学,每课介绍两个易学、常见、构字能力强的偏旁,并给出了两个例字。一级汉字主要进行认读的训练,只对17个基本笔画和52个独体字有书写要求。
- 运用。一级主要设计有互动性强的双人活动和交际性强的小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 文化。一级共安排三个文化点,分为在第5课、第10课和第15课。针对本级别的学习者所选取的文化点主要是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的交际性文化。三个文化点分别为:中国人对年龄询问方法,中国人姓名的特点,中国人经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建议教师结合该部分的图片和内容,引入一些中国文化的探讨和交流内容,可以用来媒介语。
以上是对本教材课本教程使用方法的一些说明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本教材。对于零起点汉语言学习者来说,这是他们学习汉语的入门教材。我们希望打破汉语很难的印象,让学习者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得高效。学完本书,就可以通过HSK相应级别的考试来检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希望本教材可以帮助每位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道路上开个好头并走得更远。


